第一百三十七章 兄弟嫌隙-《五代第一太祖爷》
第(2/3)页
说罢,柴荣瞪了眼李重进,拂袖而去。
董婉儿推了他一把:「你还不赶快去送送?」
「送个屁!爱去哪去哪!」李重进火气未消。
董婉儿斥责道:「君侯虽是你表弟,但将来是我大周皇帝,圣人之尊,岂容你冒犯?」
李重进瞪着牛眼道:「舅舅还未传位,他算哪门子圣人?」
「你!~」董婉儿气急,肚皮有些微微胀痛,吓得李重进赶紧道:「好好好!你莫要说话,先回房歇息~」
李重进搀扶她送回房中,安抚了好一阵子,等到董婉儿睡去,才背着手满脸烦闷地回到书房。
对外宣称书房,其实是兵器库,书看不见两本,刀枪剑戟倒是摆满几个兵器架。
随手取过一杆马槊,耍了一通,狠狠扎了几个草人,一通邪火才算发泄出。
翟守询捧着毛巾热茶进来,笑道:「公爷为何发怒?」
李重进擦擦汗灌了几口茶水,恼火道:「表弟竟然为了几个墙头草训斥老子,老子当然不痛快!」
….
翟守询又笑道:「柴君侯虽不是嗣君,但他是官家养子,名义上大周唯一有资格继承帝位的皇子。
按理说,他处尊,公爷处卑,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公爷听命就是,可公爷为何不服气?」
李重进瞪着牛眼,喝道:「官家还未定下嗣君人选,老子凭何服气?」
「官家为何迟迟不定嗣君储位?」翟守询又追问。
李重进一愣,恼火地把毛巾甩给他:「这我哪知道!」
翟守询放下托盘,笑道:「依某之见,官家犹豫有二。
其一,官家之前招纳后宫,多选嫔妾,其实是想诞下子嗣,今后让嫡亲血脉继承皇统!
可两年多来,后宫无人有幸怀上龙种,官家年纪不小了,身子状况也容不得再拖延下去,只能无奈放弃。
其二,官家是在柴君侯和公爷之间犹豫。
柴君侯是官家养子,公爷是官家外甥,从血缘来说,公爷其实跟官家更亲近些。
既然柴君侯能继位,那么公爷同样有资格!」
李重进愣住,好半天,指着自己鼻子道:「你是说,舅舅也曾有意传位给我?」
翟守询笑着点头,拱拱手:「当然!公爷是官家外甥,身上流着一半郭家血脉,凭何不能继承大周江山?」
李重进彻底怔住,脑子嗡嗡响,站在原地好半天不出声。
过了好一会,他才咧咧嘴角,像是笑着自
言自语道:「对啊,表弟能当皇帝,我为何不能?」
翟守询狭长眼睛里流露丝丝癫狂,声音仿佛能蛊惑人心:「公爷能当皇帝,而且胜算颇大!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殿前禁军牢牢掌控住!
有这支力量在手,一旦宫廷有变,公爷就能占据主动....」
翟守询踮起脚尖,在李重进耳畔一阵低语。
李重进听着,脸上表情变得相当精彩。
~~~
数日后,殿前禁军再度陷入动荡。
之前被李重进调职,跑去找柴荣哭诉的一批人,不仅没有重返岗位,有几个闹得凶的,甚至直接被调离禁军序列。
李继勋见势头不对,干脆主动向枢密院和兵部递交申请调离开封,到卫州义成军担任都知兵马使。
赵匡胤得知柴荣和李重进大吵一架不欢而散,预料到禁军事务只怕柴荣无力插手,无奈下只能老老实实前去兵桉衙报道。
殿前禁军的人事变动愈演愈烈,几乎波及全军中上级军将,就连张永德独领的小底军也难以幸免,许多之前跟随张永德的将官,要么被调离小底军,要么平级调动到各桉司,失掉统兵权力。
张永德愤怒之下跑到李重进府上***,同样大吵一架,还差点动起手来,幸亏两边随从部下劝住。
殿前禁军的整军风波吵吵闹闹持续一个多月,才逐渐消停,柴荣和张永德,为此事与李重进生出嫌隙,双方已经一个多月没说过话,偶尔上朝相遇,也只是相互瞪眼睛,互不搭理。
….
~~~
十一月初七,大雪时节。
大理寺官衙大门前,时隔两个多月,朱秀第一次跨出这道大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