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跳过。” 堡宗:“…………” 而有着一人,则是始终都没有站起,哪怕是老朱开始介绍了,依旧还是背坐着。 那是,老朱棣。 自永乐五年,徐皇后崩逝之后,老朱棣便是再未立过皇后。 夫妻恩爱三十余载,他犹记得当年全天下都在骂他朱棣是个无君无父的反贼之时,唯有徐皇后会在深夜里静静抱着他,安慰他。 倚在他的耳边告诉他,不要怕,你还有我。 我,永远和你在一起。 在徐皇后崩逝之后,老朱棣的性格便是发生大变,经常对朝臣破口大骂,并且坚持穿着白衣素服上朝,这让朝中上下,以国丧的形式祭奠徐皇后整整长达一年。 老朱棣犹记得,徐妙云垂危之际对他说的话:当今天下虽说太平,不用兵甲,但民生并没有完全恢复,希望陛下多加体恤。在用人时,要广用贤才,明辨是非邪正。教导子孙以学业为重,对宗室以恩义相待。 并且格外提醒朱棣,在她死后,千万不可以大肆封赏她的家人,以防外戚干政否则她泉下不宁。 纵是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她还在时刻叮嘱着朱棣要做一个好皇帝。 正如马皇后崩逝前对朱元璋说的话: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 大明的前三代皇后,马皇后、徐皇后、张皇后,无一不是名传千古的一代贤后,直到孙氏出现,这大明后位的路子就开始歪了。 再往后的大明皇后,再无人有资格称得上一句贤后之名。 老朱棣更是记得,徐妙云在自己怀中闭上眼的最后一刻,用尽最后力气说出的最后一句话。 ‘殿下,妙云好想,好想和你再回北平看看。’ 在最后的时间,他不再是那个九五至尊的永乐帝,他只是她的殿下,正如当年他们初识一般。 他们共度三十载的家,在北平。 她想,回家看看。 史载:帝悲恸,为荐大斋于灵谷、天禧二寺,听群臣致祭,光禄为具物,帝亦不复立后。 “这位是?” 此时,小朱四带着徐妙云来到了老朱棣的身侧,得意的介绍。 “妙云,此人可厉害了,他就是我和你讲过的,四十年后的我,那位南灭安南,北逐蒙古,为大明扩土万里的永乐大帝。” 当声音响起的这一刻,老朱棣的脊背,这位永乐大帝的肩,明显一颤。 老朱棣缓缓折过身,当他看见徐妙云那张熟悉又年轻的脸庞时。 纵是早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纵是无数次告诉自己这不是自己那个世界的妙云。 可终究,思念打败了一切。 褶皱双眼,刹那通红。 “父皇,母后,我先回去了。” 他看向老朱和马皇后,不敢再看徐妙云,行了个礼风铃摇动,老朱棣的身影,从这主堂消失。 徐妙云亦是一愣,从刚才那短暂的一望中,她望见了无限深情,望见了无尽思念,望见了无数藏于心间而不得言的话语,望见了沧桑孤独。 她下意识看向身边的小朱四。 “殿下。” “啊?” 小朱四一愣,看向徐妙云,眉间露出疑惑。 “答应我,往后走另外一条路,我不要你活的那么累。” ………………………… 阁顶雅间。 季伯鹰坐在桌案前,这案上的笔墨都早已经是准备好了。 拿起手中笔,季伯鹰于这宣纸上挥毫落笔。 洪武:徐达、常遇春(待召)、宋濂。 小朱四和阿标,都隶属于天子储君之列,不需要占用白名单的名额,而常遇春在季伯鹰要召醒的英灵之列,自然也要加入白名单。 毕竟是无人可挡的常十万,这是名将培训班不可缺的教员。 正当这时。 “主人~” 怜香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进。” 咿呀~ 门缓缓被推开一个小缝,怜香踩着莲步来到季伯鹰身畔,俯身将楼下的情况快速说明。 ‘徐妙云。’ 季伯鹰微微一顿。 “嗯,好生招待。” “遵命~“ 行礼,怜香退了出去。 季伯鹰看着这宣纸,沉默片刻,在洪武这一栏后面加上了‘马、徐’二女的名字,同时把宋濂删除,换上了刘基刘伯温。 差点把这老家伙给忘了。 洪武:徐达、常遇春(待召)、刘伯温(待召),马、徐。 随后,下一行,再下一行,再再下一行…… 在写完这些之后,季伯鹰长呼了一口气。 比如洪武徐达、天顺于谦、正德王阳明以及洪熙张皇后之类,这些曾经见过他都被季伯鹰加入进了白名单。 ‘怎么回事。’ ‘总感觉少加了一个人,少加了谁呢?’ 季伯鹰咬了咬笔杆,想了半晌还是没想起来。 既然想不到,就索性不想了。 接下来他要在这些名单中,尽快选定学员人选,然后去各个时空招人,尽快组成内阁培训班以及名将培训班。 毕竟单纯是皇帝得到培训还不够,下面得有人能贯彻执行下去,这样上行下效,君臣一体,才能让各个时空的大明得到加速发展。 但是有一个bug,也不知道这狗系统之后的补丁会不会修复。 那就是天子侍从一次只可以召一人,这一次性开放五个白名单,也就意味着,五个人中一次性只有一人能来上课。 另外,季伯鹰又设定了上课铃的区别。 往后开始楼下主堂的钟鼎,敲响一次为召集所有天子储君,连续敲响两次为召集第一期天子储君,连续敲三次为召集第二期天子储君,连续敲四次为召集第三期天子储君,连续敲五次为召集内阁培训班学员,连续敲六次为召集名将培训班学员,连续敲响七次为召集幼主培训班。 做完这一切之后,季伯鹰并没有休息,而是开始埋头备课。 不同的班,需要不同的教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