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老朱棣点了点头。 在上了这么多堂课之后他其实已经从宣德帝口中得知了朱高煦的真正结局,被盖在大缸中烹了。 刚知道这个事实的,他差点没气的把宣德帝揍一顿。 可是冷静下来,转念一想,这问题其实还是出现在朱高煦自己身上。 这小子软禁的好好的,为什么要去绊一脚?! 于老朱棣看来,他唯一的希望,就是让自己这几个儿子都能安稳终生,那就可以了。 目光望向战圈中心,那十丈方圆的空地,两个朱高煦已经从马上打到了马下,刀打飞了,开始拳拳到肉。 只是两人战力差不多,根本分不出个胜负。 “仙师且忙,这里有我。” “嗯。” 季伯鹰点了点头,身影随即在这城楼消失。 …………………………… 洪武时空,应天紫禁,乾清宫暖阁。 老朱披着一件红金大氅,斜坐在御案前,掌着灯,眉头紧锁,案上宣纸写着‘王田占比’四个字,显然是在温习昨天新学的课堂知识。 “重八,还没睡呢。” “来,喝碗我刚给你煮的莲子羹。” 马皇后端着一碗莲子羹,踏入暖阁,笑着走了上来。 “唉,妹子来了。” 老朱连忙起身,从马皇后手中接过莲子羹,把马皇后扶到御桌坐下。 “兄长昨天课上说的一些东西,咱每个字都看得懂,但是连在一起就总感觉脑子混沌,捋不清。” 马皇后也是看向宣纸上的四个字。 “朝廷的政事,我一个女流也不懂,不过内阁有标儿和宋濂在,你交予他们去做便是了,不需要这么忧愁,宋濂还是靠谱的。” “唉。” 老朱叹了口气。 “靠谱归靠谱,能力归能力。” “宋濂那老头还是迂腐了些,兄长的一些新政,根本不是这老头能理解的。” 马皇后娥眉皱了皱。 “怎么,重八,你想换内阁首辅?” “嗯。” “妹子啊,咱也正为这事苦恼,翻遍了朝廷上下,就是找不到个合适人选。” “你给咱说个人选听听。” 老朱昨天回来之后,就开始拿着朝廷官员的花名册,来来回回的翻,始终是找不到一个合适的。 洪武一朝,名将很多,并且还是呈老中青三代,几乎没有断层,个个都能打。 老的有徐达、李文忠、耿炳文等一众,不论是打大战略还是突击战、防御战,洪武朝廷上都能选出合适对口的将领。 可是文臣。 拿得出手的,的确不多。 倒也不是说洪武朝没有治政人才,而是在老朱对文臣的高压下,这帮文臣每天都是扛着棺材上班的,心中胆怯,自然不敢做什么业绩。 俗话说得好,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倘若伯温还在世,你也就不用这么烦恼了,以伯温之才,必能应对兄长之策。” 马皇后叹了口气。 终其刘伯温一生,都很受马皇后照拂,刘伯温能够善终,也是得益于马皇后。 当然,野史中说刘伯温是被胡惟庸毒死,这一点暂时还无法考证。 甚至说朱元璋杀的刘伯温,这一点更是有些扯淡,刘伯温在朝不结党,在野无余财,手中又无相权,老朱为什么要杀他? “刘基。” 老朱念了一声这两字,听到这个久违的名字,脑海中不由浮起一段段记忆。 当年创业之际,若非是这位被世人誉为半仙的刘基多次为自己出谋划策,自己怕是早已经在张士诚和陈友谅的夹击下败亡。 当年张士诚与陈友谅约定合攻老朱,整个应天城人心惶惶,都在收拾行李准备跑路,包括老朱自己都在想跑路了。 唯有刘伯温站了出来,以‘凡言降者或议逃者,应尽诛之’,‘取威制胜,以成王业,在此举也’,力主死守应天,劝住了老朱,保住了老朱崛起的资本。 不然,老朱一旦失了应天,可能最终的结局就是败亡。 开国之后,碍于淮西勋贵,老朱并没有加封刘伯温,只是给了个小小的伯爵,并且一直从未给过刘伯温多大的权柄。 这看似是轻慢刘伯温的功劳。 实际上,是对刘伯温的一种保护。 而刘伯温也很清楚这一点,入朝之时,从未争权夺利,一心只想归养青田。 “唉,可惜了,这老小子身体不行,死的太早。” 话音落。 “陛下?娘娘?” 一道充满着疑惑的声音,在这暖阁门槛响起。 一位麻衣老头,愣神看着老朱和马皇后,脸上满是疑惑。 下意识间老朱和马皇后同时闻声望去。 夫妻两个的瞳孔,猛然一缩! “妹子,躲到咱身后来!” 老朱一把抽出墙上挂着的天子剑,惊视着门槛老头,眼中透着一丝慌乱,尽管他是天子,尽管已经见过仙人。 但他没见过鬼啊! “刘基,你可是要来索咱的命?!” 刘伯温挠了挠头:啥玩意??? —————————————— ps:明天要带老婆去做胎心监护。 白天的更新会很晚,大家可以吃了晚饭再刷新哈。 上月月票满三千了,等我酝酿几天,来个万字大章~! 新的一月到来了,求月票~! (本章完) 第(3/3)页